正确背部拔火罐位置图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下面的正确背部拔火罐位置图,天宗穴行气消肿希望大家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人的背部是气血运行的关键动脉。后核心区堵塞会导致血气循环不畅,从而引发很多疾病。在背部有血气沉积的情况下,拔罐会非常有效。现在选择拔罐的人还是很多的。我们来看看后罐的位置和作用。1、天宗穴气胀。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准确定位:在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与第四腰椎平齐时。选点:当然是垂臂,在肩胛骨下角水平第7腰椎,向上数三个锥,即第4腰椎,使一条直线与冈下窝中心的交点。拔罐作用:舒筋活血,行气消肿。主治肩痛、乳痈等症。
2.膏药点补不足。
归经:足阳光膀胱经。精确定位:平于第四胸椎棘突下,后中线旁开3寸。拔罐:补虚、调肺气虚、治咳嗽、喘息、肺结核、盗汗、咯血、记忆力减退、遗精多、消瘦乏力。
3、至阳穴脾胃。
归经:督脉。准确定位:背部,后中网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俯卧位,双臂紧贴人体两侧,第七胸椎棘突正下方与锁骨下角平齐。拔罐有健脾养胃、散寒祛湿的作用,治疗黄疸、胸痛、畏寒、咳嗽、喘息、胸闷气短、胃痛、腰酸背痛等。
4、大椎穴清热、解毒、散寒。
归经:足阳光膀胱经。定位准确: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距背部中线1.5寸;取穴:大椎穴下的第一个锥体为第一腰椎,沿锁骨中心与背部中心线的垂直线与第一腰椎水平的交点就是它。拔罐具有清热解毒、散寒强筋的作用,治疗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