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针灸用具是多少针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怎么解决,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针灸用具是多少针吧。
针灸的“创始人”是卞氏,古人用石头切割引流,后演变成针灸。针灸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同样在古装剧里,我们也经常看到针灸治病。可见古代针灸器具有多神奇。那么古代针灸器械有多少根针呢?古代针灸器械用多少针的问题,答案是九针。1.针
针,古针之名。九针之一。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灵枢九针论》:“识针者,从巾针取法,去最后一寸半,锐死,一寸六分长,主热亦在头身。”针的形状像箭头。主要用于浅表穿刺出血,治疗头身发热及皮肤病。
2、圆针
古代九针之一。针体为圆柱形,针尖为椭圆形。常用来按摩穴位,治疗肌肉疾病。
3、锤针
古针之名。九针之一。《灵枢·九振论》:“取粟、黍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使邪出。又称针灸,是通过按压经络穴位的皮肤表面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针长约3 ~ 4英寸,由粗钢丝、骨头或硬木制成。针钝圆,不刺破皮肤,用于推压穴位表面。手柄上可能包裹着铝线,推动时可以用指甲上下刮,增强手感。
4.前针
古代九针之一。也就是现代常用的“三棱针”。针体呈圆形,针尖呈三角形,有棱。主要用于穿刺皮下静脉和小血管,治疗痈、发热、急性肠胃炎。
5.铍针
铍针,古针之名,九针之一,又称铍刀、剑针。《灵枢九针论》:“铍针,取剑锋,宽二分半,长四寸,主痈脓,两热之争也。”它是一种形状像剑的针,两边都有刀刃。多用于外科穿刺痈,排出脓血。
6、圆针
古代九针之一。形状像马尾辫,针尖又圆又尖。常用于治疗痈、关节痛和一些急性病。
7、丝状针
针由金属制成,不锈钢是制针最常用的材料。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平直光滑,耐热防锈,不易被化学药品腐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也有其他金属制成的花丝针,如金针和银针。虽然它们的导电性和传热性能明显优于不锈钢花丝针,但针体较粗,强度和韧性不如不锈钢针,且价格昂贵,临床上一般较少使用。至于铁针和普通钢针,容易生锈,弹性、韧性和牢固度也较差。除了偶尔的磁针法,目前都不用。
8.长针
古代九针之一。针身较长,一般六至七寸(相当于20 ~ 23厘米)或更长。常用于深刺治疗慢性风湿病和坐骨神经痛。
9、大针
针尖呈棒状,略圆,似针,长4寸。大针主要用于治疗水汽滞留关节的疾病,用于泻水。这种针也可以用来疏通九窍,祛除365节邪气。
古代针灸一般由九种针组成,即古代使用的九种形状和用途不同的金属医用针。最常用的针是毫针,每种针都有自己的用途,视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