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涵成龙合唱《保卫黄河》,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男高音歌唱家刘乃奇参加了第一篇章“浴火前行”的情景大合唱节目《怒吼吧黄河》。刘乃奇说,代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成龙、张韶涵也在《怒吼吧黄河》中献唱。
张韶涵成龙合唱《保卫黄河》
张韶涵成龙合唱《保卫黄河》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筹备创排历时近两年,历经百余次易稿。
《伟大征程》副总导演、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作中心主任沈晨从去年3月开始进入创作状态,10余位主创和上百位编导经历了百余稿的修改,仅沈晨所在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就派出了周莉亚、韩真、邢春明、陈亚楠等优秀编导人员。“在我参加的各类大型活动中,没有哪次创作比这次的要求更严格。”青年作曲家杨帆说。杨帆与指挥家、作曲家邵恩共同为情景交响歌舞节目《人民至上》担任作曲编配。去年10月,《伟大征程》音乐总监、杨帆的恩师关峡通知他去开了第一次创作会议。此后又经过几个月酝酿沟通,今年春节前方案大致敲定,开始制作音乐小样。
《人民至上》线索相当明晰。一段小提琴独奏悠然响起,繁华热闹的城市里,新冠疫情突然到来,彻底打乱了人们的脚步。危急关头,无数逆行者驰援而来,众志成城,共抗疫情。逐渐推高的情绪中,节目最终升华为关于生命的大爱。
第四篇章“锦绣前程”的情景交响歌舞节目《人民至上》聚焦于抗击新冠疫情的主题和人间大爱
《人民至上》运用了部分战“疫”大型交响曲《浴火重生》的素材。《浴火重生》的创作启动于战“疫”形势最为严峻之时,是国内首部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大型交响乐作品,由关峡领衔,邵恩、杨帆、黄凯然共同为武 汉爱乐乐团公益创作。四位作曲家曾无数次打磨这部作品,昼夜不息,杨帆甚至能直接背出邵恩负责创作的片段。
“我们没有局限于必须采用湖北地区音乐元素的做法,更注重的是描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情怀。”从《浴火重生》到《人民至上》,创作的情感内核始终坚定。《伟大征程》的音乐体量极为庞大,在把控整体基调时,关峡强调突出“交响化和史诗性”,精益求精。仅《人民至上》一个节目,7分40秒的音乐,杨帆手头留存的版本就有十几稿。
刘乃奇、成龙、张韶涵共同唱响《保卫黄河》
“我能感受到,主创团队对每个节目都用尽了心思。”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男高音歌唱家刘乃奇参加了第一篇章“浴火前行”的情景大合唱节目《怒吼吧黄河》。巨大的舞台空出了五分之四的位置,影像形成的黄河瀑布奔流直下,近800名演员站成200多米的人形长城,在黄河翻涌的浪尖上歌唱。
刘乃奇说,代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成龙、张韶涵也在《怒吼吧黄河》中献唱。“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当然也要包括港澳台。”导演这样对他们解释。沈晨也表示,《怒吼吧黄河》演员阵容经过了再三考量,寓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排练的这段日子里,刘乃奇临时成为了成龙的音乐老师。《保卫黄河》中,“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等歌词唱得很快,再加上要用普通话,对成龙来说有些困难。有时候,刘乃奇要把口型张得大一些,帮助站在他身边的成龙跟上歌词的进度。刘乃奇还给成龙讲起了《黄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比如光未然、冼星海当年在延安的创作经历,再比如歌词中的“咳哟”,其实脱胎自黄河船夫的号子……每每说起这些“知识点”,成龙都听得兴致勃勃。
“能到北京来祝贺党的百年华诞,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感慨。”刘乃奇说。《怒吼吧黄河》与他平时演唱的歌曲都不太一样。除了艺术上的要求,导演特别告诫大家,一定要倾注激情,“吼”出当年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观众席两侧,北京28所高校和中学的学子组成的合唱团歌声汇入,《怒吼吧黄河》声震云天。
《伟大征程》中,类似的大场面令人目不暇接。沈晨介绍,第一篇章“浴火前行”的情景舞蹈节目《起义起义》是全场人员最少的一次表演,75名演员站为一横排,一如当年无畏赴死的革命先烈。此外,其余表演都不少于400人。据估算,《伟大征程》演员达到了近8000名,其中,领唱、领舞、戏剧表演等主要演员约有200人;而算上学生合唱团,参演人数则达到了约18000人。“最后统计参演团队时,正好是100个。”这个巧合的数字,是沈晨之前没有想到的。
“很多演员准备了将近半年时间。”为了提高排练效率,主创团队在昌平区1:1复刻了鸟巢舞台。考虑到疫情尚未结束,防控措施尤为严格。6月初,刘乃奇从澳门落地北京,开始自我隔离,正式进组时,他必须完成疫苗接种,并带上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证明。在封闭排练期间,刘乃奇和其他演员每隔一天就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我们所有人都是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沈晨感慨,“我今年50岁,《伟大征程》的创排,是我从业几十年来最有意义的经历,也是大家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记忆。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会把这些珍贵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
张韶涵成龙合唱《保卫黄河》2
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播出当晚,总导演陈维亚在鸟巢体育场接受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特别直播《百年华诞 领航扬帆》的独家连线。陈维亚透露,目前《伟大征程》电影拍摄项目正在紧张进行中,电影有望在今年国庆前后公映。
和当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被拍成电影一样,“这将是一部精美的影片,长久保留播放。”陈维亚介绍,从6月29日开始,团队每天都在通宵达旦地进行电影拍摄。
电影何时会和观众见面?
“因为电影制作周期较长,我们希望能在十月国庆前后推出。我们现在正在加油赶。”
鸟巢演出 难度在哪儿?
这次的文艺演出叫“大型情景史诗”,这让许多人想到当年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从“音乐舞蹈史诗”到“情景史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为什么称其为“大型情景史诗”?陈维亚解释,“情”就是情感,“景”就是情景、环境,“我们就是要让观众感到这不仅是个舞台,而且是一个真实的情境。”
“史诗”又是什么含义?
“是把历史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出来”。陈维亚说,情景史诗要借助音乐、舞蹈、戏剧、绘画、视频、服装、道具、化妆、特效等多种艺术手段综合体现,这一次他们主要在营造情景上下功夫。
因此,在这场表演中,“几乎很难看到一段纯舞蹈或纯歌唱”,每一支舞、每一首歌、每一段音乐、每一个戏剧表演,都是融合多种艺术手段综合表达出来的。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副总导演和闭幕式执行总导演,对陈维亚来说,在鸟巢执导晚会并不陌生,这次有何不同?
“这次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文艺演出,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所以,我们希望能在鸟巢营造一个巨大的、历史的、百年的舞台,一个波澜壮阔的舞台,主题只有一个——党和人民”,陈维亚表示。
#舞台再现李大钊陈独秀对话#
总导演:具体情感的穿透力
《伟大征程》播出过程中,#舞台再现李大钊陈独秀对话#就登上了网络热搜。总导演陈维亚透露,对演出来讲,鸟巢是一个超大的舞台空间,“百年”又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党的发展史、奋斗史,在大的、广的、深的场景情感表达中,主创人员意识到要特别注意抓住一些感人至深的人物、事件和细节触动人心。例如,演出一开始,主创人员创新性地融入了几段纪实拍摄的戏剧表演,把建党初期的几位共产党创始人,像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呈现在大舞台上,“这就是细节,是具体人物,是具体的情感穿透力”。
△电影拍摄现场 受访者提供
演出彩蛋:总导演吹的口琴您发现了吗?
音乐总监:吹得不熟更真实
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有哪些细节或“彩蛋”?
陈维亚在接受总台央广中国之声采访时透露,“抗美援朝”一段最开始小战士写信时的背景音乐,是口琴演奏的“一条大河”(《我的祖国》),“这段口琴是我吹的”。陈维亚介绍,自己从小就爱吹口琴,正好排练时现场有口琴,音乐总监提议这段用口琴并请他“客串”。起初陈维亚还担心吹不好,音乐总监说,“吹得半生不熟才是真实的,才是前线战士吹的口琴”。陈维亚说,“于是,我就斗胆吹了一段口琴,不知道大家满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