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郯城有这么一个村 村里不足500户,人口只有1800多人 却先后走出了 16名博士 30多名硕士 100多名本科生 这就是火爆网络的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 一个“硕士村”、”博士巷” 一这个村子到有什么“人才密码”呢?
山东一村庄出16名博士30多名硕士
山东一村庄出16名博士30多名硕士1
在临沂郯城有这么一个村,村里不足500户,人口只有1800多人,却先后走出了16名博士,30多名硕士,100多名本科生,这就是火爆网络的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
比如住在巷尾的退休教师刘宝民,三个女儿,老大是山东科技大学的博士生,现在中科院工作,老二是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博士生,老三是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读的双硕士。
山东一村庄出16名博士30多名硕士2
郯城县花园乡刘湖村党支部书记 刘全启:“我们村比的不是谁家有钱,比的是谁家的孩子优秀,考到哪里哪里的名牌大学,所以我们村里一家看一家。”
看中了这一优势,村子也在主动发力,如今的刘湖村,家家户户悬挂着家风家训的牌子,墙壁上,宣传栏上,随处可见各种古籍典故,崇文尚学成为村民的共识,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引领起文化振兴的新风尚。
郯城县花园乡刘湖村党支部书记 刘全启:“这个就是我们村里正在建的大学堂。是为了我们村在外成才的这些人,能利用节假日回来,为我们村正在上学的这些孩子,给他们讲讲他们的求学历程,更加激励他们学习的这种劲头和氛围。”
令刘全启欣喜的是,他们的努力已经有了成果。这两年,村子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优秀人才反哺家乡,为村子发展添砖加瓦。
郯城县花园乡刘湖村党支部书记 刘全启:“比如说我们村刘继芳,他在北京农科院科研所信息研究所,去年我们村开始种植五色米,所有的优良品种都是他帮我们去筛选、技术跟踪,所以说我们村这在外这些人才也为我们村做了很大的贡献。”